邹力行:如何开发科技金融蓝海
来源: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官网 | 作者:参编信息部 | 发布时间:2021-04-15 | 256 次浏览 | 分享到:

科技金融是以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要任务的金融服务。这项工作是金融机构、特别是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一片蓝海。开发这片蓝海需要较强的洞察力和机制创新能力,体现社会性、系统性、前瞻性和理论性。我结合在国家开发银行的工作经历,交流一些体会。

一、科技金融创新需要体现社会性

科技金融创新只有广泛融入社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融入社会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理解科技金融创新的社会性。我以参与起草“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方案”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2003 年,我回国初期在国开行投资局工作,直接参与组织开发一些科技金融产品,其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在国内是一项科技金融创新业务。

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顾名思义,有三个问题: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市场主体不熟悉,市场风险不确定因素较大;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需要政府或政府背景机构发挥引导作用;这个基金需要寻找公益成本与盈利间的平衡支点,实现盈亏平衡、略有盈余,否则难于持续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创业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但市场主体并不熟悉,而且往往被视为一种高大上的行业,一般市场主体很难涉入、不敢涉入,因此需要政府引导。但是,政府如何引导呢?采用传统的办法,计划拨款投资,肯定是不行的。政府没有足够资金,政府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这就需要创新。

如何创新?如何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项创新业务?如何解决操作性或实践性问题?我在研究方案时特别注意三个要点:一是管理专业化,一定要有专家管理团队,而不是行政团队;二是股权结构多样化,特别是子公司股权结构要多样化,激励社会广泛参与;三是操作市场化,虽然政府在其中要发挥引导作用,但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市场主体,主要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依托市场生存和发展。引导基金是一个基金体系,但这个基金体系与我们通常所了解的多层级大集团公司体系是有原则差别的。差别就在于社会性。大集团是一种垂直的公司体系结构,而引导基金的子公司和母公司相对来说是一种平行的公司体系结构,母公司与子公司是平行的、独立的、社会化的。基于这些考虑,我草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方案”时,比较重视基金的社会性问题。用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一部分资金和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一部分资金,引领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其它金融机构资金共同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形成引导基金的母子体系,实现政府资金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的示范和放大效应。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市场为导向追求适当利润,不但不会与引导基金战略性、政策性目标相冲突,而且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2006 年,国开行和中新创投共同组建“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7 年,财政部、科技部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了第一支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但规模只有 1 亿元人民币。目前,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成为比较广泛应用的融资模式,但仍然存在对这项科技金融创新要义认识理解不到位的问题。突出反映在政府资金和商业金融资金“两张皮”现象严重,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不明显,也就是引导基金的“社会性”不是很明显。虽然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财政资金向产业直接投入的渠道受到限制,而商业性金融“规避风险”的特点又无法有效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以及个人资金缺乏进入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渠道。

因此,科技金融创新需要充分体现社会性,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上,需要熟悉专业的专家团队,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实行市场化运作。


二、科技金融创新需要体现前瞻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科技金融创新需要走在市场的前头,系统考虑新市场的基本框架,在理论上弄明白一些关键问题,为新型科技产业和产业集成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以“新型家庭制造业研究”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2008 年,我研究设计 3D 打印技术产业化的经济模式,分析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家庭制造业对乡村振兴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对如何引导新型家庭制造业健康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提出一些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写了《新型家庭制造业研究》,在科技金融创新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理论性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探讨。

一是理论上提出新型家庭制造业概念,分析新技术与组织变革的关系。新型家庭制造业是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条件下产生的群众性制造业。这种新型制造业是新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可能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把创新理念与实际制造相结合,把大中城市与分布广泛的小城镇相结合,把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发展相结合,把本地资源与全球市场相结合,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持。这种技术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构建的关系,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将企业的消费者、供应商、合作者和企业员工等各种关系全部组织在电脑网络,使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和应用变得高速便捷,必然要求提升信息转化为数字和数字处理资产的算力,必然要求市场主体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做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增强发展新经济的能力。

二是实践上深入分析新型家庭制造业的特点,前瞻设计新型家庭制造业经济模式,包括技术操作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市场运作模式、“众投”融资模式。新型家庭制造业具有“数字化、家庭化、共享化、精细化、网络化、社会化”特点。

数字化表现为轻击鼠标,使用数字工具,就可以建立工厂、控制生产工具,将创意与创业相结合,在屏幕上设计,并通过 3D 打印机制作模型和产品;现实与虚拟之间可以随时转换,制造产品的过程越来越像制造数字,符号分析师成为制造工程师。

家庭化表现为无需大量投资建设工厂和雇佣大量劳动力,只要有好的创意,有一张信用卡、一台电脑、一台 3D 打印机等少量设备,在卧室就能开办一家制造企业,在宿舍就可以创立一个帝国。

共享化表现为创业人员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比较容易查找所需要的参考资料,充分利用知识共享的好条件。

精细化表现为适合定制和小批量生产,体现个性化和真实性;通常关注的是规模比较小的小众市场,生产焦点集中于大型工厂不生产的东西,比如制作和出售老爷车上的部件,使用电脑刻录机为苹果笔记本制作时髦贴画,使用陶瓷 3D 打印快速成型设备制作异形花瓶等。

网络化表现为实行网络配置,创意、原材料和服务均可在全球选择,既可以通过桌面工厂制作,也可通过设计文件标准传给其他公司生产;创业人员不必坐等订单,不用将产品提供给市场经销商,只要发明自己的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就可以成为大型网站平台的卖家,或通过自己的网站直接销售。

社会化表现为制造新产品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业,而成为多数人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试一试;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文化与合作,吸引更多人参与,产生更多的想法和创意,形成“创客运动”。这种新型家庭制造业能够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动,其分布方式不是传统大型工业链和工业区的复合格局,而是反映创业人员及其创意的自然地理格局,体现新的生产社会化特点。

新型家庭制造业可以形成一种比较独特的市场运作模式,这就是“创意在先、小众市场;立足当地、全球配置;供求互动、合理定价”。新型家庭制造业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市场。这是因为新型家庭制造业是市场经济专业化分工的高级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个性化、精细化的发展要求,符合人性和组织行为的高级发展趋势。

三是战略上系统分析新型家庭制造业在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定位,以及支持新型家庭制造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新型家庭制造业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生产-流通-消费-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有可能在制造业大环境中,形成一种新生力量,开发独特的生存空间,创造新的市场,获得蓬勃发展。这种新生力量将打破行业垄断,改变制造业格局,促进工业经济进入新的纪元。这种新生力量,在国际上有方兴未艾之势。基于世界潮流和新科技的强大力量,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最新科技成果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特别是结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大力支持新型家庭制造业发展,不仅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新型产业支持,而且可为增加就业、缩小城乡差异、发挥民间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考虑到新型家庭制造业与传统小型微型企业的区别,除了大力贯彻落实已有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之外,有必要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新型家庭制造业发展。

2020 年国庆假日,我访问景德镇市陶溪川陶瓷 3D 打印技术与传统制陶工艺相结合的文创体验室。这是一个智能化的家庭制造陶瓷作坊,可根据客户需要生产各种异形花瓶和雕塑。生产设备,包括陶瓷 3D 打印机 SYNO-Source(6 万元/台)、微波快速干燥炉(4 万元/台),微波快速智能烧成炉(6.1 万元/台),再加一些辅助设施设备,全套设备大约为 20 万元。这个价格还略微高了些。随着技术改进和批量生产,相信设备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届时完全有可能出现大批的智能陶瓷作坊,出现大批的各种智能工艺产品作坊。今后 30 年,是新型家庭制造业蓬勃发展时期,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金融创新促进新型家庭制造业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发展,大有可为。


三、科技金融创新需要防范科技异化现象

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先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之剑,创新对人类生活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科技发展客观上存在一种异己的力量,违背人类的初衷,构成科技异化现象。这如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异化一样,资本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出现资本的异化,也就是产生反抗和埋葬资产阶级的异己力量——无产阶级,从而导致社会变革。科技发展到极端,比如智能机器人超过人类的算力时,人类将何去何从?当今社会科技异化现象普遍存在,只不过尚未严重到立即影响人类的生存而已,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比如,各种手机病,特别是手机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正在加重。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科技异化现象也在不断加重。其根本原因:一是科研无禁区,使得科研可能涉及一些人类不可以触及的禁区;二是奖罚不平衡,有对科技进步的激励机制,没有对科技负面作用的处罚机制,助长产生科技负面作用的环境;三是科学精神更高更强更好,物极必反,到了极端必定走向反面;四是在市场经济中,科技与资本结合,金融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在加剧科技内生的自毁因素,加剧科技的异化。五是社会科普宣传教育不全面,只宣传好的一面,很少宣传不好的一面。

科技发展既存在积极因素,也有内生的消极因素。我们需要张扬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影响。有必要在法律和道德上明确一些界限,不允许任何跨越界限的触及行为,包括科研活动;有必要在金融资本税制上采取措施,防范科技异化现象加重;有必要加强科技异化问题的研究,特别是从哲学层面关注科技异化风险问题,指导科技金融健康发展。我尝试探讨运用系统平衡理论分析科技金融的前沿问题,在分析科技异化风险过程中提出创新平衡概念。创新起因于平衡思维,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进步,把不满足变成满足;创新又是平衡思维的结果,在变化中看到不变化,在复杂中找到简单规律。因此,创新是事物平衡-再平衡的内在途径,创新需要基于平衡,善于趋利避害,促进创新效用最大化、最好化。基于平衡的创新,是微观法逻辑思维和宏观法形象思维相互促进,遵从自然界急风暴雨的变化与渐进演化相互结合的规律要求,体现前沿科技探索与传统技艺发掘的有机统一,反映科学探索精神与社会健康道德的理性结合。事物蕴含无穷玄机,科技创新贵在师法万物,在变化中追求平衡。目前,国外有些科学家提出负责任的科技创新运动,对科技异化现象比较关注。但整体上,包括理论界和科技界,对此问题并没有深刻意识。因此,我们有必要强调这个问题,加强金融创新防范科技异化问题的研究。

总之,有效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力度,引领市场、系统集成、前瞻设计、理论指导,支持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新型产业和新的业态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处理数字经济的算力、应对复杂形势的定力、解决热点问题的实力、把握平衡发展的能力,必将开发出一片蓝海,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并带来无限的生机、创造新的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邹力行,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经济论坛议程理事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