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是由中国倡导的、沿途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促进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详情点击]
2020-11-15
在全球遭遇新冠疫情、国际局势更加复杂的形势下,加强丝路规划研究,从全球视角看“一带一路”倡议,有新的意义。[详情点击]
2020-11-10
作为研究者,试图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定位,在本文中从宏观视角和整个人类社会视角,简要讨论“一带一路”命题之下怎么认识它的“共赢”。[详情点击]
2020-11-05
世界主要国家,正在把构建引领未来的能力,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加强基础科学和尖端技术研究,是构建未来能力的优先战略;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国际合作研究,是发挥智力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创新的最佳范式。在这一轮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科技竞争,中国有坚强的领导力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才能尽快实现“破卡”、并同时拥有“卡他”的能力?真正突破口在哪里?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落地的建议。[详情点击]
2020-10-30
“五路相通共商共建共享”十个字,永远照亮一带一路的锦绣前程。[详情点击]
2020-10-25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更加需要民心相通发挥基础性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详情点击]
2020-10-20
“金融支持企业国际合作,完善‘一带一路’产业链”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
2020年7月30日上午,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北京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和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之“金融支持企业国际合作,完善‘一带一路’产业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理事长陈元,部分金融和实体企业代表参会。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新冠疫情下‘一带一路’企业及相关产业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如何加强企业国际合作”等议题给出了高水平的分析和见解。因篇幅所限,现将与会嘉宾发言择要刊登,供大家参阅。[详情点击]
2020-10-15
资本是关系到当下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命题,而信用是实现从财富到资本转化的关键要素。本文从四个维度考察信用与资本的关系。一是关于信用的产生和演进,指出了信用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从社会财富三个阶段来审视信用和资本相互作用的演进过程。二是信用的性质和功能。讨论了信用的基本性质,以及规范商品和资本交易、促进资本形成以及信用的金融功能等基础性功能,并进一步讨论了信用的证券化功能以及金融市场建设功能。三是当前信用体系面对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首先提出了美元外汇储备在一定意义上是美元信用对中国储蓄的证券化,是全球信用美元化的组成,在资本匮乏阶段是必要选择,而当下需要对财富和资本寻找新的载体,需要考虑和实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次,从深化对国家信用的运用角度对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初步提出了通过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股权证券化工具,解决长期资本不足问题,应对当前挑战的设想。四是在回顾和总结部分,本文指出,信用的形态会随着资本发展而不断演进,从个人到企业、国家再到国际,从债务信用升级为命运信用即股权信用,乃至尚未出现的国际股权信用,是未来信用发展的方向。[详情点击]
2020-10-05
“一带一路”大事记[详情点击]
2020-09-11
7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落地,再到众多大型项目在他国投入建设,开启了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我们始终相信,经历过新冠疫情的考验,“一带一路”的韧劲会更大,沿线国家的期待会更多,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也会更足。而在大数据征信的支撑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必将行稳致远。[详情点击]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