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明:发挥香港优势 做好“一带一路”建设“超级联系人”
来源: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官网 | 作者:参编信息部 | 发布时间:2020-06-01 | 25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因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立足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长远发展,并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而提出的重大部署。从2013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从愿景到现实,正朝着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的方向不断走深走实,结出了丰硕成果。“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有了新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成广泛国际共识。“一带一路”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共识、全球平台和全球行动。


“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扩越大

最为重要的是,从基础设施到经贸往来,从金融互通到人文交流,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合作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我们身处香港,胸怀世界,接触到许多外国朋友,真切地感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家的政府以及民众,都通过这个伟大发展愿景,看到了互利共赢的新前景、人类发展的新趋势,都愿意加入进来,使“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对于我个人来说,“一带一路”也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我认识一位经常来往于意大利和香港的时装设计师,他说,“一带一路”使中国以及古罗马两个伟大的文明,在现代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为世界增添了发展动力,而且,为他从事的时装设计艺术带来了无限的灵感、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


“一带一路”鲜明的东方特色令西方世界震撼

金利来企业多年前就开始在东南亚投资,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拥有商业网络。而东南亚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来自内地的中资企业以及港资企业,都在东南亚有大量的投资,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坚实基础。同时,我很认同香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超级联系人”这个说法,因为,面对这个新世纪的伟大构想,香港应该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加上与世界的紧密联系,运用金融和商贸中心的优势,全面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之中。

当然,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我认为面临最大的问题,除了需要庞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推动文化方面的认同。所谓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一带一路”构想是我们先提出来的,可以说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东方文化性质。这对于习惯上垄断世界的西方文化而言,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震撼。加上我们目前的国际话语权不算很强,就令“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内地成功遏制疫情扩散的经验,为全世界抗疫提供独特的中国方案。如果运用中医疗法,治好了更多的病人,就可以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故事及典型案例。


文化相融是“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关键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应全面加强民间交流,全面实现“民心相通”推动沿线国家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消除隔阂、加强互信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民间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总体上交流渠道依然较少,必须有针对性地了解沿线国家民众的文化需求,搭建更多民间交流平台。不仅要抓住少数精英,更要加强与普通民众的交流沟通,让更多民众全面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突出它是一种和谐共容、协调发展、博大精深的文化,没有排他性、攻击性和侵略性。只有让全世界都认识到这一点,“一带一路”建设才能行稳致远。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一方面对全球的经济和民生带来了重大的打击;另一方面,也为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内地成功遏制疫情扩散的经验,为全世界抗疫提供独特的中国疗法。比如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就是一个值得向全世界推广的良好方法。

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中医药在湖北地区确诊病例参与率达75%以上,在其他地区超过90%。当前抗疫战场上,古老的中医药焕发着新的生命力,成为抗击疫情的利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从第三版开始,中医诊疗方案就纳入其中。我们应该好好总结这些经验,有重点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进行推广,充分运用中医药这一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载体,在抗击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这件事情做好了,运用中医疗法,治好了更多的病人,就可以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故事及典型案例,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简介】

曾智明,全国政协委员、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