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喆:加强“软联通” 绘好“工笔画”
来源: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官网 | 作者:参编信息部 | 发布时间:2023-06-29 | 261 次浏览 | 分享到:

宁吉喆,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6月28日,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召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本文选自会议发言稿,编发时略有删节。


在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围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建言献策,十分重要。陈元副主席出席并做重要讲话,作为中心的专家顾问受邀参加很高兴。我谈三点意见。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硕果累累,朋友圈越来越大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其弘扬的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三共”原则,以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重点受到广泛认可,得到高度好评和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朋友圈越来越大。

沿线和共建国家投资。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贸易总额。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占我国外贸总值比重达32.9%,较上年提升3.2个百分点,较2013年提升7.9个百分点。

脱贫人口。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并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朋友圈。截至目前,包括最新签署协议的洪都拉斯,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要精雕细琢,画好“工笔画”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以及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从立柱架梁、全面推进,进入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的阶段;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进入精雕细琢“工笔画”阶段。 

为此,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倡议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坚持开放包容,加强文明互鉴,介绍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我们精雕细琢做好每一个项目。


三、开拓创新,在做好硬联通的同时积极探索加强软联通方面的工作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理论创新,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要在做好设施联通,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项目建设的同时,在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多做工作。探索发挥专家作用,开展专家咨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和存在的瓶颈问题、制约因素、发展战略等重大课题加强研究,提供融智服务,加强“软联通”。

软联通,投入少,影响大,效益高。美西方为了输出其价值观,为了扩大其势力范围和影响,通过世界银行技援专项,组织专家为发展中国家开展课题研究、规划咨询提供专家支持,取得重大成效。我们不输出价值观,但可以借鉴世界银行做法,设立技援专项,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有需求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高质量专家咨询服务。

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展专家咨询服务,可以选择需求强烈、积极性高的国家先行开展,逐步扩大。具体做法是,建议“一带一路”国家根据自身国情,编制自己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我们可以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组织专家为其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融智咨询服务。

专家咨询服务可以分享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有全球视野,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个大课题。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运用国际先进理论方法,制定出同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和能力。中国坚持规划先行,制定了十四个五年规划,有效指导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健康发展。中国经验可以与发展中国家分享。同时,也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度,更多地邀请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共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其经济社会更好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家咨询意见。

丝路规划研究中心是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成立的,是全国政协办公厅业务主管的国家级智库,集中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的专家队伍。丝路规划研究中心联系界别广泛,具有相当的国内国际影响,可以在软联通与硬联通结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