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5 日上午,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欧合作推进 WTO 改革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隆重举行,原世界银行国际贸易局局长、现欧洲大学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伯纳德·霍克曼(Bernard Hoekman)教授应邀就 WTO 改革的相关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作主旨演讲。
论坛邀请中国首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原商务部副部长孙振宇、外交部中国公共外交学会副会长刘碧伟、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徐清军、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主任苏光明、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蒋志刚,相关政府部门领导、政策研究机构和高校专家学者等四十余嘉宾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院长赵龙跃教授主持。在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置全球稳定和整体利益于不顾的情况下,本次论坛邀请欧洲权威人士对世贸组织改革中的补贴政策和 WTO 上诉机构现状进行解读,旨在针对中欧合作推动 WTO 改革、振兴全球贸易等国际治理课题,进行深入、系统和前瞻性的研究。同时,赵龙跃教授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了主办方之一的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以国家发展需要为指导,培养“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综合型复合型高端储备人才。研究院目前已经招收四届学员,第一届学员中有五位学员进入到国际组织实习工作。因此,本次论坛既是一个跟踪热点、促进中欧合作的交流平台,也能从学习、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助力研究院的人才培养工作。随后,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蒋志刚和中国首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孙振宇副部长先后发表致辞。蒋志刚副理事长对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表示赞赏和支持,并代表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对双方在人才培养和全球治理领域的密切合作表达了殷切的希望。此次论坛举办于现今世界单边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逆转思潮出现之时,聚焦 WTO 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符合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促进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的现实需求,对突破 WTO运行和改革困境、有效地进行全球治理和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孙振宇副部长表示,本次论坛以“中欧合作推进 WTO 改革”为主题,研究意义重大,符合当今国际社会的研究主题,即 WTO改革由谁来引领?二战后的国际规则由美国和欧盟共同制定,而如今特朗普总统坚持“美国第一”原则,对 WTO 争端解决机制也持有反对意见,不利于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和上诉机构改革。在此背景下,中欧应携手合作、共同引领 WTO 改革和全球治理。世界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多边道路,不能依靠“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倡议世界各国走多边合作道路。
在主旨演讲中,伯纳德·霍克曼教授围绕补贴政策、发展中成员的待遇问题和上诉机构现状三个议题进行介绍。霍克曼教授指出,面对数字经济和科技革命引发的经济重组和新兴产业变化,许多国家频繁地采取贸易补贴政策,给世界经济贸易自由发展和WTO 正常运行带来了重重挑战。可以说,补贴问题是 WTO 改革的核心问题。由于补贴政策的复杂性,仅仅采取法律的手段难以解决,需要在规整政府角色和法律明文规定之间进行权衡。此外,霍克曼教授指出,为消除贸易补贴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实行补贴政策时需要提升政策透明度,要求各国必须充分熟悉合作方的贸易政策,将关注点从对补贴的法律规定转移到规范各国政府行为上来。针对发展中成员国的待遇问题,霍克曼教授认为美欧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世贸组织发展中成员的分类标准和特殊与差别待遇上存在巨大分歧。无论在传统的产业议题,还是在服务、投资、知识产权等新议题上,规则的制定都是立足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总体利益,导致发展中国家关注和遗留的发展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对此,霍克曼教授提出,世贸组织应该继续支持发展中成员国,保障其特殊与差别待遇。最后,霍克曼教授提到当前 WTO 上诉机构面临的一大问题,即今年年末随着两位大法官的离职,上诉机构将陷入“实质性地瘫痪”。针对这一问题,包括欧盟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坚持上诉机构改革,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上诉机构的机制,上诉机构的改革任重道远。霍克曼教授的演讲得到了与会嘉宾的积极响应。孙振宇副部长就WTO 中的补贴问题和发展中国家差别待遇问题发言,强调尽快恢复 WTO 谈判功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国公共外交学会副会长刘碧伟表示,中国 18 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曲折,如今面临 WTO 改革问题,我们同样要与时俱进,做出改变。
此次会议聚焦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出路,为中欧交流合作提供了有效的高端交流平台,在高级别的对话中增进双方理解和沟通,对中欧合作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开辟了新的对话渠道,对中国探寻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也有着重大意义。